商品详情页用华丽文案对它进行了高端包装,但它却没能出现在官网首页上。
不仅如此,在它的购买页面还给出了三款推荐手机的链接,分别售价为 6799元、4999元和 3999元,而其他型号手机的推荐商品都是手机配件。
在这个例子中,保时捷款手机是炮灰产品,主要目的是提高用户心中的价格锚点,从而推销出更多 6799 元及以下的机型。
相对应的,无效的低价也会诱导用户去掏更多的钱。比如,护肤品给同一产品设置不同的规格,但价格却十分相近:
45ml 的小棕瓶精华售价 1100 元,65ml 的小棕瓶精华售价1360元,我随手翻了翻评价区,发现大多数人购买的都是更贵的这款。
1100 元在这里充当炮灰的角色,抬高了用户心里的价格锚点,明明是让顾客多花了钱,但顾客反而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
三、如何正确运用价格锚点?
无论何时,消费者都希望能从商家处占到便宜,但如果商家真的让用户占到了便宜,那么商家就极有可能亏损(至少赚得少了),那么怎么样才能让用户觉得满意呢?
其实,商家不必真的让用户占到便宜,只需要让用户“感觉到”占了便宜。在运用价格锚点时,有两个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避免极端。简单来说,就是设置两个相对极端的价格(偏高、偏低),以“诱导”用户朝着你希望的方向走。
比如,上文提到的华为 Mate 20 RS 保时捷设计手机,作为一款纪念版产品,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热销这款产品,相反是让这款产品成为高价“极端”,让其他的产品看起来更实惠。
第二个原则是权衡对比。简单来说,就是用户通常对一个东西缺乏价值判断,于是便会找一个参照物来权衡对比,以佐证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星巴克在店里卖依云矿泉水就是利用了“权衡对比”的原则,用户并不能直观感受到星巴克咖啡的成本,“贵”或者“不贵”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一种感觉之上。
有了依云的矿泉水来作为参照物,用户自然就会觉得,一瓶水都可以卖 22 块钱,那咖啡卖 30 多块钱也不算贵。至于为何选择依云水?这又是另外的问题了。设想把农夫山泉卖 22 块钱,估计被会用户喷死吧。
此外,罗永浩的英语课海报、日常生活中的商品打折、菜单的升降序等,其实也是给商品找到一个“锚定”价格点的商品,刺激用户快速做购买决策。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