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文化”指的是中、小企业文化价值的形成与企业原创者(老板)的文化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其中,老板的理念思维与价值取向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渊源,是一个颇具特色的,而且有着极强生命力的渊源。阿里巴巴集团的前CEO马云是个极好的例子。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也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文”是慢慢积累的意思,所以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是象征的、整体的、惟一的、稳定的、难于改变的。另外企业文化既有有形的部分,也有无形的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企业里把事情如何做好。
所以,几乎可以断言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源于“老板文化”。企业前期开创性的思想理念特别重要,它是企业能够存活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老板文化”能否最终华丽蜕变为“企业文化”,则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二、提升“老板文化”
企业界有一句行话: 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我国很早就有“齐桓衣紫”的故事。老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人们却容易忽略其中所蕴涵着的另一个逻辑:老板在企业中可以令行禁止,却万不能由着自己的性情来。有些个人的生活偏好或许是个人的性格使然,并无大碍。为了培养健康的企业文化,完全有必要忍痛“变性”!这大概算得上是“齐桓衣紫”故事更深一层的寓意。
“齐桓衣紫”的故事出自《韩非子》,书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贵重的紫色的衣服。国人跟着学,于是紫色成了流行色,紫布涨价五倍。齐桓公问宰相管仲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这事需要从您改变自己的偏好做起。”看齐桓公没有立即拒绝,管仲进一步建议:您还要表示自己非常讨厌紫颜色,发现身边的人穿紫颜色服装进来,就要求他们回去脱掉。齐桓公这样做了之后,左右近臣当天晚上就没有一个再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晚上,整个京城再没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三天,全国范围内也没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了。看来,古代虽然不崇洋,却“崇上”;虽然没有追星族确有“追君族”。这虽然是一种尊宠,却也是一种重负,连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都要因此约束自己的性情。反过来说,齐桓公不惜为文化而“变性”也许正是他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企业高管要想把企业做强做大,除了外在的努力,还要随时随地检点自己的言行,直至改变自己的性格,即“变性”。
所以,“老板文化”提升为“企业文化”迫在眉睫,因为真正的企业家都在从事最伟大的事业——建设自己心中的“品牌梦”,并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提升的难点
“老板文化”要提升为企业文化有两大难点:
第一,凡是企业一般都有最原始的“老板文化”(无论是出自个人还是领导团队),但是“老板文化”常常是隐形的、不可见的。“老板文化”散落在企业的各个方面,需要挖掘,更需要提升。虽然企业文化从企业最初的发展阶段来看,本质上就是“老板文化”,但“老板文化”一般缺乏系统化的梳理和提升,而“老板们”经常忽视了这一点。所以,“老板文化”始终还是“老板文化”,成不了“企业文化”。
第二,而在这个商业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文化理念的商业化包装与表达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多“老板”都不太重视这一块,认为文化是“虚”的,只有销售是“实”的。然而,我们可以以海尔文化为例子,自从他们将“海尔之道”包装为“创新之道”,并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将其执行到位,其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跃成为世界企业500强,也成为哈弗大学经典的企业文化案例教案。
所以,要使“老板文化”提升为“企业文化”,“老板们”必须转变观念,将目光聚焦于一些真正专业的企业文化顾问或企业策划团队,让他们为您排忧解难。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您为自己的企业勤勤恳恳的“埋头苦干”时,偶尔也需要专业的企业品牌策划人轻轻拍拍您的肩膀——老兄,应该走这个方向才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