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断驱动着市场的持续革命,便逐渐形成了当今的“后网络时代”,其基本特征是规模经济退位、深度经济当潮—两头大、中间小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中间市场陷落,小众消费崛起。
不知道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Supreme的门店外排起长长的队伍,这群典型的“起床困难户”群体,破天荒地早起只为赶在开店的第一时间求一件限量款;当奢侈品店的店员在抱怨日渐冷清的生意时,旁边比自己小几倍的“不知名”品牌店里却挤满了顾客……
最近,Supreme附着在了某个短视频APP上—很多人在乡村大爷大妈们跳舞的视频上都加上了Supreme的Logo水印,一时传得沸沸扬扬。对品牌和它的狂热粉丝来说,很难说这个传播究竟是好是坏。
小众品牌要想长久发展,大众化是其必然要面临的选择。但矛盾点就在于,一旦某个小众品牌出现了现象级爆款并开始探求大众化发展之路,就意味着其要失去原有的核心群体的价值认同。
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要回答同一个问题—大品牌如何不被用户嫌弃产品的大众化?小品牌如何在扩大规模时不被抛弃?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是什么催生了小众品牌?
广义上的小众品牌,是指为较少人所认知、新生的并未全方位打开市场的初创品牌,比如主打美式复古风格的服装品牌MOTIV。
狭义上的小众品牌,则更多是由经验丰富的名家设计师、曾经服务于大牌奢侈品牌的设计师、个性鲜明的独立设计师创立的新锐设计品牌,如“老佛爷”卡尔·拉格菲曾联合丝芙兰推出的Karl Largerfeld X Sephora假日彩妆系列。
这些品牌多为手工限量生产,制作精良,甚至拥有收藏和投资价值,在价格上一点都不向奢侈品牌示弱。
在全球整体万亿美金的服装市场中,有别于奢侈品牌以及标准化的大众品牌,小众品牌作为一股新兴势力,在近年来的商业世界中逐渐释放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1.个性化是小众品牌的代名词
这些品牌虽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个性化”。这里的“个性化”在抛却了品牌外观上的与众不同之外,更强调品牌故事和品牌文化的“小”。也正是因为“小”,这些品牌才在大众市场上脱颖而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当消费者面对一个产品时,考虑的是物质。但当消费者考虑一个品牌时,想到的是灵魂和精神上的东西。
(1)小众目标:小众品牌的灵感通常源自创始人亲身经历的某个特定问题,并尝试以全新的方式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