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倒逼市场从营销驱动回归产品本质与科技创新的过程。例如酱油行业需在平衡“零添加”与保质期的矛盾时,进一步探究如何用天然防腐剂替代化学防腐剂,并尽可能面临成本上升或口感变化的风险。
目前来说,食品企业尚有两年的过渡调整时间,而究竟要如何改、难度如何则仍需观望。
一方面原因是,新规规定的是标签上不许写“零添加、不添加”,但对于写法是“零某成分”的产品而言究竟是否要调整则欠缺更详尽说明,一新茶饮基底乳品牌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仍在研究政策中”。
此外,由于新的法规对多种品类中的不同添加剂成分均做出要求,食品企业也需就细分品类针对性调整。“法规比较复杂,要每个品每个指标的看,建议关注法规的变化。”一零食行业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记者 李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