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卤味龙头上市公司绝味食品来说并不友好。在经历了业绩下滑、投资失利、信披违规遭监管警示等问题后,2024年底,其谋划了一年多的赴港上市计划也宣告终结,这也意味着企业出海寻增长、寻求资金支持的进程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
作为中国卤制品行业的龙头,绝味食品一度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加盟体系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并于2017年登陆A股市场,成为卤制品行业的一张名片。
然而,近年来,这位行业“一哥”似乎陷入了增长困境:市值蒸发近500亿,半年关店近千家,营收持续下滑……种种表现让人不禁感叹,“卤味一哥”到底怎么了?
从“鸭脖大王”到“增长失速”
“明明可以抢的,还给了我一堆鸭脖。”
“这些卤味鸭货加在一起,可以买3—5只鸭子了。”
……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绝味鸭脖,吐槽最多的就是产品价格贵。8块钱一个的鸭头、10块钱一根的鸭脖、46一斤的翅中、92一斤的鸭肠让不少网友直呼“爱不起了”。
“个别门店甚至没有价签,稍微拿一点就五十多块钱,会有被‘刺’的感觉,总之是吃的越来越少了。”消费者陈先生告诉记者。
与消费者的直观感受相同,近年来,绝味鸭脖正在淡出消费者的视野。绝味食品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4.38亿元,同比增长12.53%,但营收50.15亿元,同比减少10.95%,是上市以来同期营收首次两位数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销量的下降。与此同时,“增利不增收”的背离现象也表明,公司的盈利改善更多是依赖成本削减和利润率提升,而非销售增长的拉动。
一方面是消费者的“出走”,另一方面,线下门店扩张也愈显乏力。早年“跑马圈地,饱和开店”的加盟扩张策略,让绝味食品迅速在全国“多点开花”,然而,这种高增长在去年按下了暂停键。财报显示,2023年,绝味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为15950家,全年净增长仅874家,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门店总数则为14969家,半年时间减少了近千家。
“我们店开了七年了,关店是很无奈的选择。”
在经五路红专路交叉口,一家绝味鸭脖门店贴着转让字样,记者拨打了上面的电话,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的确感受到卤味不好卖了,与此同时,门店附近还新开了紫燕百味鸡、卤昱夫妻肺片等多家卤味店,多重压力下,经营已经无法负担起房租,“在我关店后不久,附近另一家卤味店九多肉多也关了。
此外,随着市场饱和,加盟商盈利能力下降,管理方面涌现的一系列问题开始影响品牌统一性和消费者体验。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绝味鸭脖的投诉达1261条,内容大多涉及“食出异物”“食后腹泻呕吐”“门店拒开发票”“店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消费者集体“声讨”的背后,品牌加盟体系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