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着力补短板
近年来,资本市场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增强直达性,为民营经济引入更多资金“活水”。与此同时,当前资本市场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仍存在短板。
“由于一些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财务状况较为薄弱,难以达到银行信贷或发行股票、债券的融资门槛,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底层部分的支持,而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底部层级仍有待完善,存在覆盖面不足等问题。”董忠云表示,此外,融资担保是为民营企业增信、助力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而当前一些融资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偏小、融资担保能力偏弱、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限制了行业发展和功能发挥。
对此,董忠云建议,未来资本市场应适当降低民营企业上市、发债等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同时应加强资本市场底层建设,增加普惠性融资服务支持。此外,应大力支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利用担保等增信手段强化自身融资能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意见》向全社会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明确信号,资本市场应对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心有更清醒的认识。”田利辉认为,要把《意见》当作工作指针,围绕支持民营经济大胆实施创新,针对民营经济的特点、禀赋开展服务,狠抓政策制度落实。
聚焦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当前沪深证券交易所已有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深交所推动民营企业发行各类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包括大力推动知识产权ABS可复制、规模化发展,累计融资近222亿元,实现专利、商标和版权全覆盖,助力打通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过程中的“融资、交易、运营”业务链条。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大服务民营经济力度,通过产品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强化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机制,提升优质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性、可得性,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当然,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改善并非能一蹴而就的,需多方加以配合,对于民营企业自身来说,也应多措并举提升自身融资能力。董忠云建议,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民营企业应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应积极加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增进与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沟通,充分了解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再次,应通过各类传播平台加强宣传,提高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和支持企业发展。(记者 李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