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重点培育九年,川茶产业收获了什么?
来源:四川日报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667天前 | 2670 次浏览 | 分享到:

“九年了,一段征程结束,另一段旅途开始。”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意见》,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川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颜泽文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时间回到2014年12月12日,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成立仪式上,颜泽文面对台下130多家川内茶企负责人说:用八年时间共同发力,让川茶成为千亿产业。2014年的省政府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首次聚焦川茶,剑指千亿茶产业强省的发展目标。

2022年,履约之期已到,川茶集团正携手四川省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产业整合重组。川茶产业在提前“撞线”后尝试另一次“跳起摸高”——到2030年实现综合产值2000亿元。

考题:产茶大省必须打破的“资源诅咒”

“其实,过去我们活得挺不错。”2013年初,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的阎超从父亲手里接过茶厂的管理。第一年,阎超坐在家里等客户上门,年利润达400万元。这是他父亲没达到的成绩。

安逸,是2013年前后川茶行业几乎一致的感受。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当年茶园面积399万亩,毛茶产量21万吨,茶业综合产值400亿元。

但业务主管部门却十分焦虑。因为川茶患上了“资源诅咒”:2013年,全省七成以上毛茶作为原料茶销往浙江、安徽、河南等地,贴上知名品牌后身价陡增,行销全球。

农业农村厅首席茶业师段新友在那时发现,采茶季节,川内某茶企负责人却“稳坐中军帐”。“为何不去外地开拓市场?”“去,有可能每斤多赚20元,也有可能亏20元。不如在家里卖原料,每斤稳赚十元八元。”面对段新友的疑问,这位负责人回答。

多山地形和多雨雾的气候,赋予川茶先天的产量和品质优势。全川共有产茶县(市、区)120多个,分布在盆周山区和盆地丘陵区,因形状类似字母“C”,被称为“C型黄金项链”。

但“C型黄金项链”却“疾病缠身”:——企业“小”,全省4000多户工商注册茶企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63户,占比不到4%。全省最大的茶企年销售额,仅相当于福建、浙江等省龙头企业的十分之一;

——品牌“散”,作为全国前三的种茶省份,注册品牌上千个,但当时拿不出诸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加工“旧”,4000多家茶企中,超过一半沿用着古法制茶、传统包装,加工的标准化、机械化、精制化无从谈起;

——产品“弱”,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雄踞全国茶叶出口前三的四川,当年出口额还不到浙江的零头。

“这就是省级层面要在2014年‘重拳出击’的原因。”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罗凡坦言,当时,表面产销两旺的川茶其实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