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乾隆御笔亲题的四百年品牌不香了
来源:中国品牌网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1181天前 | 4486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良钢精作到智能制造,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张小泉,如何才能在智能化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登陆资本市场前的临门一脚,“刀剪第一股”张小泉陷入募资大幅缩水的窘境。

8月25日晚,张小泉披露网上中签结果,共3.39万个号码“中奖”,中签率0.016%。按照计划,张小泉本次IPO拟发行3900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4.55亿元,将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管理信息化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但以6.9元/股的最终发行价计算,实际募资额只有2.69亿元,与预计募资金额相比较,缩水达41%。

这家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老字号,如何才能在智能化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张”非彼“张”

在老字号品牌的背后,通常会有一个家族;但由于历史原因,历经公私合营、多次改制及增资转让,踏上IPO之路的张小泉,已经与创立这个品牌的张氏家族渐行渐远。

据张小泉官网介绍,张小泉品牌起源于安徽黟县匠人张思佳在明朝万历年间开设的剪刀店铺“张大隆”,后来,张思佳举家迁往杭州,其打制的剪刀因工艺精湛、样式精美、经久耐用而远近闻名。崇祯元年(1628年),张小泉从父亲手中接管了店务,为避免冒牌,将“张大隆”改成自己的名字“张小泉”。

张小泉过世后,其传人张近高在“张小泉”三字下面添加了“近记”两个字,以示正宗嫡传。又过了一个多世纪,清朝乾隆皇帝责成浙江专为朝廷采办贡品的织造衙门进贡“张小泉近记”剪刀为宫中用剪,并亲提了“张小泉”三个字,赐予张小泉近记剪刀铺。

新中国成立后,张小泉由家族作坊式生产转变为工业化生产,成立了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并迅速成为我国刀剪行业的领军企业。20世纪90年代,当各个行业因民营资本的进驻焕发出新的活力,张小泉却没有及时改变生产经营模式,直到新千年来临之际,才毅然转制,迈出了国有企业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有限责任公司转变的关键一步;这个过程中,甚至出现杭州、上海两个张小泉品牌并存的局面。

2007年,以经营建材起家的张国标通过富春控股集团,以7666万元现金出资控股杭州张小泉,占比51%;2014年,富春控股集团又获得上海张小泉控股权,两个张小泉才得以合二为一。

至此,张小泉虽然恢复姓“张”,但已经跟守护它近四个世纪的张小泉家族没有了太大关系。

智能制造取代“良钢精作”

一直以来,由于恪守良钢精作的古训,张小泉保持了长达数百年的品牌声誉。

在传统制作工艺中,一把普通的剪刀,要经历试钢、试铁、拔坯、开槽敲断、打钢等72道工序;但在智能化时代,通过使用工业机器人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产能,几乎是老字号制造业的统一诉求。张小泉也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招股意向书中坦言,募集资金的大部分将用于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