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甚至很难确定是否所有标牌为南极人的产品,都是出自南极电商授权的供应商。
7月12日,一名负责给南极人品牌授权牵线搭桥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南极人的授权管控非常紧,但还有渠道可以拿到南极人对于有诉求的公司在个别电商平台的授权。“服饰和家纺的授权费都一样,5000元押金,1.1万元授权费,产品质量不需要查,但是每个月必须拿2000套2元一套的吊牌。”
据该人士透露,成为经销商以后,南极电商可帮忙引荐授权工厂,经销商可以选择从授权工厂拿货,也可以选择不拿货只拿“吊牌”。
另据媒体报道,南极人的经销商向授权厂家进货并不用经过南极人,只需要同授权工厂签订名义上的合同,就可以以工厂的名义购买南极人商标,然后自己去批发市场采购货品,挂上吊牌再销售。
在程伟雄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长期昌盛的商业模式,南极人的品牌价值在该模式下是递减的。“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存在是对于行业的一个压榨,是劣币驱逐良币。”
加码流量生意
程伟雄指出,该模式下南极电商短期获益,但是瓶颈已随之而来,“它的规模很难维持如今这般高速扩张了,今后的增长是受限的。”
数据显示,南极电商近年来净利润的增速的确正在放缓。
2015年度,南极电商净利率增速高达158.37%,但2019年,该数据仅为36.06%。2020年第一季度,南极电商净利润为1.28亿元,增速仅为5.28%。
为了品牌授权生意,南极电商或将持续收购不同的品牌。
其在2019年年度报告中曾表示:上市公司拟通过收购、合作、新设等方式引入其他品牌,以更好地建设上市公司的品牌矩阵。
“商业经营最本质的东西,还是品牌内在的价值,内在的价值不是靠外在的商业调整行为能够解决的。”赖阳表示,南极电商竭泽而渔的商业模式消耗的是品牌真正的生命力,长此以往,知名品牌的影响力终将走向“消亡”,而消费者或许并不会对南极电商新收购的品牌持续买单。
或许,南极电商模式的成败时间会给出一个结论。
但从南极电商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上,其似乎也正在“找后路”。
2017年,南极电商收购时间互联,并逐渐加码当红的流量生意。
近三年来,通过时间互联开展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业务,在南极电商营收中的占比越来越重。2017―2019年的三年间,分别占比为22.36%、65.64%和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