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峰瑞资本(ID:freesvc)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吃变得非常复杂。为了应对一日三餐,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围绕吃,也诞生了许多商业模式。其中比较有中国特色的,要属站在移动互联网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外卖生意。
疫情期间, 吃是如何被疫情影响的?因为线下餐饮受挫,我们多少都进了厨房小试身手;为了买菜,我们可能都下载了好多生鲜电商 APP 最后删得只剩最合我们心意的一两个;点不了外卖,我们也可能对着新生代「方便面」们大快朵颐,然后惊讶于它们早已不是化学添加剂的集合。
这些发生于疫情期间的关于吃的事实,也在重 新塑造生鲜、餐饮、食品市场的新格局。因为在外卖、堂食、在家做饭和吃方便食品这些关于吃的场景里, 一个场景的增加,就意味着其他场景的减少。
这是一种博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
-
为什么说疫情之后生鲜新零售会回落得较快?最后会剩下谁,它们有什么特征?
-
预制菜可能会借势而起,它会成为美团和阿里的新战场吗?
-
为什么说西贝、海底捞这些眼下受伤严重的餐饮企业,疫情之后反而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变成新物种?餐饮业中会诞生「小米」一样的企业吗?
-
为什么方便、健康的饮食解决方案,会迎来一波新增长?
-
我们还将介绍一家餐饮供应链品牌如何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
经过这一段时间跟行业专家、创业者的交流,我们先分享几个观点:
-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是「黑马」的生鲜新零售,在疫情过后,会快速回落,加速淘汰。 最后剩下的,会是能够打通线上线下的、全品类、全场景零售平台。
-
如果用户近期在家做菜所获得的幸福感和价值感能延续下去,那些想要做饭但又忙碌的年轻人需要找到能够平衡味道、时间、效率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预制菜或者半成品品类的机会。不论最后它更像食品还是更像餐饮,入口之争,将可能引发巨头之间的火拼。
-
西贝、海底捞这类餐饮企业尽管短期受到严重影响。但长期看, 因为它们有足够大的门店网络,足够强的品牌力和供应链能力,如果补强了线上的能力,就可能直达消费者,甚至变成餐饮业中的「小米」:既是产品,也是品牌;直达用户,过半的销量由自有渠道完成;而且,它既卖自有产品,也卖别人的产品。
-
健康、方便类食品将迎来新的发展拐点。餐饮行业和食品行业正在发生新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