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是两个思路。我在《卷福是用什么营销策略推动英国脱欧的——大选的传播学》一文中也写过,脱欧派卡明斯基正是用这种投放策略赢得了脱欧之战。
「 以前,广告主认为周四晚和周末前的晚上为黄金时间,因为人们可能在思考周末做什么或买什么。但是算法广告颠覆了这种假设。媒链公司的CEO卡森说:“一个消费者可能不是在周四晚看《老友记》或《宋飞传》,可能在周二早上看,也可能在飞机上看。”因为有了数据,数字平台会发现有的目标消费者在深夜两点追剧。“而这个时间的广告要比黄金时段便宜不少”。卡森介绍,“互联网公司会告诉品牌,要想更好地打动消费者,就要用更好的程序算法”。“通过数据和算法,广告商可以花更少的钱在非黄金时段节目做广告,却可以获得和黄金时段相同的效果。”对于广播电视公司来说这意味着收入的减少。」
苏铭天应对这些企业挑战的办法是,强势投资一些数字初创企业,然后淘汰业绩不好的公司。他介绍道:“我们投资了Vice数字媒体和广播公司,投资了Fullscreen网络传媒公司,投资了Refinery29网站。”
同时苏铭天也积极地打造WPP集团程序化广告能力,他将几家收购的企业合并到邑策公司,然后放到戈特利布的群邑集团。邑策首席执行官大卫·摩尔表示:“邑策是WPP集团增长最迅猛的公司。”
这些应对措施是权宜之计还是转型的开始?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传统意义上纯媒体的威胁
媒体以前只是作为媒介存在,很少听说媒体自身会做创意的,而面对新的形式,传统意义上的传媒业开始改变自身。
比如《纽约时报》这家老牌媒体不仅“养了”很多记者,还雇用了110名广告文字撰写者和艺术导演,负责为企业品牌创作原生广告。而这个创意团队占了整个《纽约时报》广告营销部门的1/3。《纽约时报》开始为广告主创造设计广告,而不是仅仅售卖广告位。
苏铭天对《纽约时报》将对广告业带来威胁的说法不屑一顾,他说:“我不担心它们,《纽约时报》应该担心自己。110人团队制作的那些原生广告,是无法扭转传统媒体的颓势的。”
只一个《纽约时报》当然不足畏惧,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媒体和自媒体开始提供创意服务,与广告公司竞争。一个《纽约时报》不可怕,但成千上万个《纽约时报》的威胁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