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管理企业界的朋友深有感触,不管企业是大还是小是民营还是国有。也无论企业属性是传统的类型还是互联网类的新型产业,尽管企业之间的运营模式不同但管理目的性是一致的。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企业管理也日新月异除旧出新。对于管理而言各种体系有很多,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模式化的也很多。至于那种管理模式最佳化,我想必须要结合自己企业实际来量身定做。管理学绝不是什么西医学,感冒发烧就弄点抗生素消消炎去去火。管理学其实更像传统的中医学,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根据不同体质而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所谓的管理学其实就是读懂人管好人及用对人,就像大家都崇尚剑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对于企业而言剑桥大学毕业的人才,企业都很渴望拥有被自己所用。但看问题决不能断章取义,例如你明明是一家小企业刚刚创业尽管你开的薪酬很高。但,剑桥毕业的高材生未必能看上你的企业。同样,即便这人到你企业上班也未必能给你创造什么巨大的价值。为什么?不匹配也不合理。在管理学中没有所谓的最好只有合适才好,没有什么固化的模式只有与时俱进的变通。
在生活中工作
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在一家企业做副总经理,也许我年龄的原因对自己要求的比较苛刻,这一点和我军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记得那一年我已经是三十有六早已经过了事业的黄金期。在年龄上、学历上都没什么优势,能到北京工作也算是奇迹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这一切都源于猎头的举荐,就这样所幸在北京一家规模不算小的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兼任市场总监。我每一天至少早比同事早20分钟,当时办公环境不算太好我和十几个同事在一起办公。我每天早上首要任务就是清理卫生,当时保洁负责楼道办公室要自己清理。
当时,我的同事几乎是清一色的九零后。他们有个性也很独立,我的助理是92年的小姑娘毕业于上海复旦。她长的很漂亮也很有能力,对于工作很敬业每次部署的工作都能及时完成并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
从内心我很欣赏她当然要求也十分严厉。她看到我自己每天负责区域的卫生开始很不理解更感到不可思议,她认为我身为副总经理能自降身段清理卫生完全是作秀。一天,她对我说杨总你这样做不好。我反问她如何不好?她随后一连串发问都被我一一解答。她提议要轮流清理卫生,我说大家工作都很辛苦离单位又太远提前上班不好。我说这话有两种目的,一、公司没有规定员工必须清理卫生,二、他们确实很忙离单位远环境卫生还是靠自觉。就这样一年下去了我自己干了一年,再后来我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有一次,我早上去原办公室发现保洁阿姨在清理卫生。我很奇怪,上班后问助理原因。她告诉我,大家即便有时间也不乐意清理卫生。于是,他们每人每月从工资里面拿出一定比例的钱给保洁让保洁给代劳。我时常反思自己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还是自己太迂腐不懂得变通。总之,我是老了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比如看看韩剧可以了解如今00后消费观念是什么。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身为70末80初的一代在工作上总是尽心尽力小心翼翼,这一切其实都源于我们这一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小时候学的语文课本上记得有《我爱北京天安门》,如今的孩子的语文课本上有没有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上学的时候很尊重师长,见到老师很尊敬也很敬畏。远远的看到老师要经过自己面前,我们的做法则是驻足不动等老师过来后才随后而行。现在回想起来我告诉自己的孩子,孩子笑我迂腐。也许,在如今年轻人看来我们当时那样做是巴结老师讨好老师。其实,我们真不是那么回事。那样做没有什么目的性是纯粹的师生关系,是内心对自己老师的尊敬。一直到现在,我对所有教过我的老师都很感恩和尊敬。我们这一代在校尊敬师长,在单位肯定也尊重上级。尊重不以为是怕和巴结,是内心对领导尊重,这也许是我们那一代人在心理上留下的印记吧。
工作以后,有一年快春节我们领导出差美国。当时我们工作十分繁忙,有些事情领导早就想好了并授权怎么处理不必请示他。过年那一天我用手 机给自己领导发了一条拜年的短信,我这样做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拜个年祝福一下而已。可是短信发出足足两天没见领导回复,当时心情很不爽我读幼儿园的儿子知道后。说我在讨好自己的上司,当时自己心里很不好受真有点热脸贴上冷屁股。就在2年前,我的一个小同事给她的顶头上司发了一条微信。微信发出一天没见回复,这个00年的同事又发一条微信并截图发到公司群里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你以为你是金三胖还是杰克逊,你不回我微信是你没有素质。本尊不巴结你,以后不和你玩了。
反思:大事看能力,小事看人品,从回复信息这么一件简单的小事,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一个人能走多快的是能力,但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人品,“收到”两个字,是人品的体现,能够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但是对于发消息的人而言,宁愿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沉默,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凡事都有交待,这就是最好的人品。 作者:杨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