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这样形容蝉的生命历程:“掘土4年,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出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
引用生物学家对蝉的精彩描述,是因为品牌的发展规律和萌发过程与生命的打造过程一样,都需要精心谋划。品牌的形成,拼的不只是财力和时间,而是有没有一鸣惊人的基因。营销必须建立全局观和整体观,毕竟如今的试错成本不是谁都能承担得起的。
让竞争对手无路可走
设定营销目标,就像打仗前先要搞清楚打仗的目标。而消费者对每个类别的品牌清单仅有1—3个,留给企业创建品牌的机会真是少到令人发指。
无数看似肥沃的“大需求、大市场”是很多后晋品牌的生命禁区。一个品类三个坑,你种下一个萝卜,对手就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只要你的品牌不犯错、品类不消失,就能长期享受到品类带给你的红利。
后晋品牌即使动作再大也不会伤及“占坑品牌”的筋骨。所以,品牌烙印论、形象吸引论和价值论都是“正确的偏见”,品牌价值的真相是:让竞争对手无路可走!
新品牌奔着占坑的目标之前,要准确判断哪些是陷阱,哪些是馅饼。不能成为或者没有把握成为品类前三位品牌的机会,尽量不要触碰。但财力、技术、产品和运营能力能达到占坑的水平,即为优质的战略性机会。
趋势改变需求
趋势是天使也是恶魔。风口上那只幸福的猪,只是在趋势来临之前做好了起飞的所有准备,大风来临顺势而上。大风一方面给无数新品牌带去蓬勃发展的希望,一方面给老品牌敲响了死亡钟声。
因此,品牌占坑最佳的时机就在趋势大风未停歇之前的时限内,做好三项准备:
1.从社会趋势洞察需求的变化中,找准品牌着陆的土壤和着陆点;2.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大风来临后扬帆抓取最大的风力;3.抓取品类风口最大的需求。
抢占大需求吃肉,抢占小需求喝汤
需求是消费驱动力的根本,但品类中的需求也分三六九等,最大的需求能抓取最大的市场份额,而次要需求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喝汤。
因此,一旦确定了需求的价值,就要尽快占领品类需求的首要位置,达到占山为王的目的。所以领导品牌无不抢占了品类中最大的需求,从产品、品牌、广告和营销十年如一日地强调自己是满足大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后晋品牌在时机上无法占坑主流需求,但从次要需求的沃土精耕细作也斩获颇丰。
大需求才有大市场,需求越强烈品牌越有价值。所以在进入市场前洞悉哪些是品类的大需求,哪些是次要需求,先抢肥肉再谈其他。围绕大需求打造产品形态,一旦投入市场,品牌会有很强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