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比脆”薯片、“康剑”口香糖……今日乡间村头小卖部、小超市里,仿冒名牌的“山寨食品”仍不鲜见。这类产品外包装看着“高大上”,与正品难以区分,但质量相去悬殊,对消费者来说实在是健康隐患。屡禁难绝的“山寨食品”为何仍能在乡村找到庇护所?有针对性的执法手段该向何处发力?
“李鬼”窜行农村市场
半月谈记者走访广西多个乡镇发现,农村的小卖部、流动摊点仍存在不少“傍大牌”的“山寨食品”,有模仿可比克薯片的“可比脆”,有模仿绿箭口香糖的“神剑”“康剑”,模仿洽洽香瓜子的“恰恰香瓜子”……究竟是“李逵”还是“李鬼”,消费者很难分辨。加之“山寨食品”往往价格相对低廉,更容易在乡村地区蔓延开来。
“这些产品的商标、外包装元素等与正品相当接近。”广西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队长黄秀宁说,这些鱼目混珠的“山寨食品”就是借着知名产品的宣传口碑来打开自身的销路。部分受访群众表示,平时在购买时并不会仔细地去分辨,“反正吃不坏人的”。
目前,此类“山寨食品”在农村偏远地区和城乡接合部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比较常见。“逢年过节的时候集市上这类商品非常多,尤其是一些做偏远地区生意的流动摊贩。”一位执法人员表示。
据了解,“山寨食品”大多产自无证作坊,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等都存在一定隐患,经常食用可能影响身体健康,有些产品甚至还会非法添加药物。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执法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此前查处的某“山寨”保健茶产品非法添加地塞米松和双氯芬酸钠,长期服用会影响肾肝功能。
监管仍存四大难点
当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积极行动,强化监管,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监管基础薄弱。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流动性大,尤其是食品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市场准入门槛低。有关人士认为,这客观上为不法经营者和诚信守法意识淡薄的经营户提供了生存的“灰色地带”,打击后也容易死灰复燃。
——假冒手段愈发多样。“仿冒的技术越来越高,有些假冒产品包装上还印上了正品的二维码,能扫出正品的信息来。”都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生产流通股股长覃伟丹说,现在造假技术已非偷工减料所能概括,新兴“高仿”手段让细心消费者也眼花缭乱,“专业鉴定人员一眼都不一定能看出来”。
——界定“是否侵权”仍存困难。“不少‘傍大牌’食品也有生产地址、生产日期等,被查处时还会说自己只是‘模仿’。”黄秀宁说,界定产品是否侵权并不容易,这也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农村群众辨识仿冒品能力不高,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业内人士表示,大多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比较匮乏,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进山寨商品,贪图便宜的动机也起了一定作用。
执法如何真正见效
打击“山寨食品”,还需久久为功。只是,接下来如何执法才能真正见效?
“从源头上把控是关键。”马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蓝丕凤表示,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来源线索的追查力度,一方面严打小作坊等制造源头,另一方面管好批发商等流通源头。
针对经营者来说,相关部门要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食品安全自查要求,把好进货关、销售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建议,完善食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引导正规渠道配送优质食品下乡进村,推进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此外,还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帮助农村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都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瑾表示,进一步建立健全沟通协作机制也很关键。只有加大部门联合协作力度,与农业、公安、卫健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成为常态,才能真正让乡村不再是“山寨食品”的庇护所。编辑:范钟秀 半月谈记者 雷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