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重要论述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考察湖北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品牌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随着各地企业品牌战略逐步上升到区域品牌战略甚至国家品牌战略,很有必要从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方向和路径。
以品牌建设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展望2035年的主要目标之一即“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而“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的远景和举措之一则包括“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推进,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不断重组优化,以品牌管理创新为一大特征的经济发展理念正逐步呈现。
以品牌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可以引导地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供给结构升级。当前,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经济消费结构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适应消费新需求,挖掘国内消费潜力,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品牌的创新与引领作用。
以品牌发展谋求企业竞争优势。有市场调查数据显示,70%的消费者需要借助品牌来指导他们的购买决策;50%或更多的购买行为是由品牌来驱动的;25%的消费者声称,如果购买其忠诚的品牌,即使价格高一些也不在乎。打造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逐步成为企业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
以品牌文化塑造地方优质名片。消费者经常将品牌与其所在城市相关联,进一步全面实施品牌战略还可以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品牌,有助于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投资者和人才,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以品牌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品牌经济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品牌建设可以让我国品牌更好链接全球、惠及世界。我国出口商品中贴牌产品的比例过高,通过进一步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可以增强外贸出口产品抗风险能力,减少同质化竞争。利用品牌的资源整合能力,充分配置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还可以增强我国品牌整体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全方位打造区域品牌矩阵
近年来,品牌建设所涉及的范畴由传统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不断向服务品牌、文化品牌、城市品牌乃至国家品牌拓展,区域性的品牌建设应在以下重要领域着力。
壮大升级制造业品牌。实施优势产业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向提供“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型,支持家电、家具、服装、家纺等消费品工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鼓励制造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
提升优化农业品牌。着力在“特”和“优”上做文章,深入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打造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新型农业服务品牌、合作社品牌、家庭农场品牌。通过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市场化运作,分类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劳务品牌。
做强做精服务业及老字号品牌。推动金融、物流、研发设计、商务咨询、科技服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商贸、健康、养老、文化、旅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创新发展体验服务、共享服务、智慧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养老等领域,培育优质数字化品牌。支持老字号企业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和独特技艺,嫁接新技术与新场景,研发符合现代消费理念的产品和服务。
擦亮城市品牌标识度。深度挖掘城市历史积淀和独特气质,不断丰富城市品牌内涵,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倡导“城市合伙人”理念,全方位宣传引才政策和宜居环境,推动“一县一品”“一业一品”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名县名镇,书写“品牌因城市而生、城市因品牌而兴”的生动故事。
塑造特色亮点品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与普及,一些独特的个人品牌影响力逐渐超越了企业(组织)品牌。有的地方通过对本地英烈劳模和奥运冠军、文化名人以及杰出科学家、企业家的大力宣介,塑造了一批个人品牌,营造出区域群星现象。
着力构建“大品牌”工作格局
进一步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是一项攸关大局、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消费者关爱”的大格局,高处着眼、综合统筹,多方参与、协同发力。
科学制定品牌规划。聚焦实体经济,以“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的思路和理念加快建设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品牌—名牌—王牌”的梯次培育机制,努力建设多领域、多层次、差异化的区域品牌体系。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培育品牌,实现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的转型。将创新基因融入品牌建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品牌宣传营销。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工作,注重运用新媒体和信息化手段打造品牌,借助互联网力量不断提升品牌活动热度,实现流量向品牌价值转换。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支持相关品牌参加进博会、消博会、华创会等大型展会及国际重大交流活动,推动品牌国际化运营,大力开拓全球市场。
优化品牌发展环境。既要在行政审批、税费政策、统一大市场上下功夫,也要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品牌监管和惩戒体系、严厉打击仿冒侵权行为,完善品牌建设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建立品牌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在重大装备和重点工程中使用精品名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品牌建设。发挥好行业协会桥梁作用,为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谢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