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严格
新国标将血液中乙醇的含量分为三个等级,而旧国标只分为两个等级。新国标将饮酒驾驶的上限从50mg/100mL降低到了20mg/100mL,也就是说,只要血液中乙醇含量超过了20mg/100mL,就属于违法行为。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认定为醉驾。
更准确
新国标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旧国标只规定了气相色谱法作为实验室检测方法,而没有规定现场检测方法。
更公正
新国标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为2300。这是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代谢特点。
12月5日,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发布公告,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正式出台。这一新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旨在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酒驾事故的发生。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等标准发布实施以来,为机动车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进一步丰富优化该项行业标准检测分析方法、细化完善有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国家标准。将进一步支撑法律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落地实施,为各类鉴定机构开展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技术工作提供标准方法。同时,该国家标准可适用于五种醇类物质及丙酮的中毒、死亡检验、医疗急救检验、科学研究等其他更为广泛的场景。
新检验标准以血液中乙醇的含量检验为例,明确规定了饮酒驾驶和醉驾的界限。具体来说,饮酒驾驶的标准为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而醉驾则定义为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检验线性范围为10mg/100mL—300mg/100mL,这意味着在此范围内的乙醇含量都将被纳入检测范围。
新检验标准对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旧国标仅规定了气相色谱法作为实验室检测方法,而没有规定现场检测方法。新标准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现场执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新检验标准还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为2300。这一调整是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代谢特点。这将有助于提高酒驾检测的准确性,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执行。
新酒驾检验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这一新标准的实施,酒驾事故将得到有效遏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更严格的酒驾标准
斩断侥幸心理
醉驾入刑以来,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也早已超越盗窃罪,成为司法实践中犯罪数量最多的刑事案件。但是,依然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喝了一点点酒,并不影响自己的驾驶行为,也不构成违法。最近看到一则离谱的新闻,司机酒后叫了代驾,代驾师傅在交警查车时,竟然也被查出喝了酒。干代驾的,竟然酒后替人代驾,充分说明某些人对酒后开车的违法性认识严重不够,似乎只要达不到醉驾标准就不算什么事。
殊不知,酒驾违法和醉驾犯罪本身就是两回事,一个属于违法行为要被治安处罚,一个则属于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判定是否构成违法或者犯罪的标准,则在于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此次的酒驾新国标,旨在给各类鉴定机构开展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技术工作提供标准方法,为机动车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提供技术依据。新标准是在进一步丰富优化该项行业标准检测分析方法、细化完善有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显然会更加科学也更加准确。
公众对于该项新国标的最大关注点,在于其将饮酒驾驶的标准,从50mg/100mL降低到了20mg/100mL。毋庸讳言,这进一步降低了酒驾标准,意味着对酒驾违法行为的查处将会更加严格,违法处罚的门槛也将进一步降低。今年两会期间,曾有政协委员建议修改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适当提高醉驾入刑的门槛。之所以会有此建议,确因司法实践中醉驾型危险驾驶罪数量过多,耗费基层司法机关太多精力,而且各地判罚的标准特别是判处实刑的标准并不统一,很多时候会受地方长官意志的影响,显得不够公允。但是无论如何,随意翻烧饼是万万不能的。否则,这么多年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公众绝不会答应。
此番新国标并没有调整醉驾入刑的酒精含量标准,反而较大幅度降低了酒驾违法的标准。更为严格的酒驾标准,将让某些对酒驾始终怀有侥幸心理者提前感受到法律的威严,进而不至于到了醉驾犯罪时再来后悔莫及。酒驾只是违法,醉驾则是犯罪,只有彻底消除喝酒开车的任何侥幸心理,才能进一步减少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持续多发。可以预见,酒驾查处此后只会更严而非更松,酒驾的违法成本将会进一步提高,这会让“喝酒不开车”更加深入人心,有力保障公共安全。
综合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法制日报、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