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监管力度和竞争力度的加大,国家新法规先后落地,助推行业规范化发展。从不断细化的法规法则,到重磅整治违规主播,无一不在宣告,直播电商行业正在停止野蛮无序生长。“超头部主播”时代结束之后,“内容为王”将带来更加平衡、多元的直播生态。在未来,只有内容更加专业、更懂产品、自身素质过硬的达人,才会被更多的品牌商家选择。
随着超头部主播接连爆雷,平台流量、用户增长和疫情常态的三重红利逐渐消失,直播电商行业是时候停下来重新思考——合法合规是底线,低价战带来的收益或是昙花一现,回归品牌价值是狂欢后值得反思的方向。
距离薇娅“偷逃税”事件曝光已过去了3天,大众仍身处13.41亿元罚款的震撼中。
不知何时,超头部主播站到了直播电商行业的中心。
今年双十一,李佳琦和薇娅在预售首日一个销售额超过百亿,一个销售额达到90亿,甩开第三名雪梨9.3亿元的销售额十倍不止,二人当仁不让地坐上了直播带货的前两把交椅。
“李佳琦和薇娅的名字堪比广告本身。”诚然,超级头部主播所掌控的流量资源,成就了其商业谈判上的重要筹码,更是他们直播间的变现武器。
超头部主播本质上是“折扣电商”,而非“内容电商”。谁的粉丝多、流量大、名气响,谁就能获得更高的议价权,从品牌方处要到更低的价格。谁卖的便宜,谁就能收获更多的粉丝、更大的流量、更响的名气……这已然成为一种循种。
对品牌方来说,想要在超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刷脸”,不仅要给他们更多的折扣,还要支付相当于“出场费”的高昂坑位费。这样看来,超头部主播带货只不过是品牌宣传公关的手段,商家主要依靠品牌“刷脸”后,消费者的复购盈利。
然而,超头部主播的流量从来不是品牌的“留量”。为大主播“冲动消费”的粉丝,也很难成为品牌的拥趸。商家过去用折扣、小样换来的销售额,最终都成为了大主播的顺水人情。商家“烧钱”换不来长久收益,只能感动了自己。
对消费者来说,直播电商大打价格战,将原本一年一度的“全网最低价”变成了“天天最低价”。曾经淘宝所创造的C2C去中心化电商模式,正在面临终结。
“看到他们(大主播)声嘶力竭地吆喝低价,我好像看到了街边打着‘关门甩卖,最后10天’广告牌的小店。10天?10个月过去了,他们还在清仓呢!”有消费者戏称道。长此以往,竭泽而渔,消费者的热情被一点点被磨灭,难免不觉得反感。
一边是日益疲乏的消费者,另一边,超头部主播和品牌之间的差价矛盾频频爆发。对于品牌方来说,超头部主播特殊的加持功能也正在减弱。而辛巴、雪梨、林珊珊、薇娅接连“翻车”,则再次让超头部主播“跌落神坛”。
对品牌方来说,烧钱换低价行不通,靠大主播捧人场也不是长久之计。当超头部主播红利减退,流量不能买、销量不能买,“从卖货到做品牌”才是商家最终的归宿。有商家表示,自播加多矩阵达人直播是下一阶段布局的方向。
据淘榜单数据,在今年淘宝双十一直播中,共有10万个品牌在自播间与消费者互动。其中自播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家品牌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