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王文、苟兴国、王尚敏、韩扶容,市政府办公室建议提案办理科科长张程迈,市住建局总工程师杨平,市文广旅新闻出版局三级调研员俞天喜及剑阁县、昭化区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参加调研。
链接:关于推进大蜀道村落(聚落)文化传承与传统建筑创新发展的思考
关于推进大蜀道村落(聚落)文化传承与
传统建筑创新发展的思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大蜀道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利用和乡村振兴,深入落实中共广元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将蜀道这座资源宝库真正转变为“金山银山”,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下面,我就大蜀道传统村落(聚落)保护与利用提出如下思考。
一、广元蜀道前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家法律法规研究不深不透。对国家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生态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土地利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理解不透,对功能分区、生态文物修复、原住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等缺乏针对性研究,缺乏与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专家的有效沟通。造成对蜀道开发利用政策掌握不准、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支持不够、县区部门无处下口停滞等待的情况。
(二)存在大开发大建设的激进思维。在较长时期内,大家共同都有“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于是“大规划、大招商、大投入、大项目、大用地”成为很长时间的工作思维模式。虽然与上级有关部门作了一定的沟通与争取,但大规模用地大规模建设工作思路确实不适合大蜀道保护性发展要求。小打小闹又不愿做,没有找到真正可行的切入口。
(三)存在环保畏惧和不作为心理。近年来,国家对逾越生态、用地“红线”环境“底线”的违法行为惩治愈加严厉,一些干部对涉及生态环境、用地问题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出现找理由搁置和绕道走现象,错失许多发展机遇。
(四)缺乏策划设计融合性专业人才。对蜀道认知许多存留在历史书籍的研究上,如何创新发展思考不够。特别是缺乏建筑、文化、环境、产业相统一的高水平策划设计方案,没有制订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方案。
二、蜀道聚落和传统建筑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在考察中发现,蜀道沿线仍然留存着许多古聚落、古民居和原始乡村风貌,可以追思怀古、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从抢救性保护修复、创新性发展蜀道村落(聚落)与传统建筑着手,打造蜀道原乡、蜀道聚落、蜀道民宿、蜀道民俗、蜀道美食五大品牌,整体性大幅度提升蜀道文化遗产价值和蜀道景观观赏度,大力推进蜀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完全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