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二维码
编者按 一直以来,儿童食品的卫生安全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一些地区,各种“五毛食品”常出现在校园周围。由于“五毛食品”存在较大健康隐患,成为监管部门的整治重点。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严肃整治违法违规行为。本报组织多地记者联动,对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就市场监管部门整治问题“五毛食品”的行动进行深入采访,同时探讨如何打造安全健康的校园及周边环境,确保孩子们的饮食安全。
“颜值高口感好”是假象
5月8日中午11点50分,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蒙古营小学周边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小食杂店里人头攒动,十几名小学生扎堆儿从货架上挑选自己心仪的小零食,一边撕开包装,一边递给店主五角或一元钱。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注意到,货架上摆放的小食品名目繁多,诸如蘑菇丝、功夫米线、麦香鸡、牛味棒、素牛排、金龙鱼片等,让人眼花缭乱。记者仔细观察这些小食品,要么从感官上就十分油腻,要么包装印刷粗糙、密封不严。而其包装配料,也都是色素、香精、甜味素、阿斯巴甜、味精、辣椒素等添加剂。中年女店主坦陈,这些售价五毛或一元钱的“美味”,大都是面粉加各种调味料做成的,虽然成本不高,但很是“勾人食欲”,恰好迎合了手里零花钱不多的小学生们的消费需求。
记者购买了一袋名为“骷髅脆皮珠”的小食品,撕开后发现是一种艳粉色的小颗粒软糖,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记者注意到,这种净含量仅15克的小食品,配料一项中竟标注了柠檬酸、阿拉伯胶、诱惑红等12种食品添加剂。记者根据其注明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进行查询,未搜索到任何相关信息。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初,张家口市市场监管局向全市下发“五毛食品”整治工作通知,要求以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周边为重点区域,以各地食品批发市场和批发企业为重点场所,对货源不清、手续不全的“五毛食品”进行全面彻底清查。
张家口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赵铁民介绍说,此次专项治理活动通过日常检查、监督抽检、集中整治等方式,通过清理无证无照,严把市场准入关,全面清查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坚决查处取缔无证无照行为,同时通过加强市场巡查规范经营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100余人次,检查校园周边和食品经营户820余家,查扣封存问题食品60余公斤,开展针对性监督抽检300余批次。
张家口市桥西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多次拉网式清查。该局副局长王泽明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本次治理遵循规范与整治并举的原则,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未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进货台账、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的,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予以查处,促其规范经营;对经营者售卖来源不明、标签不清、“三无”食品、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不按规定贮存条件贮存食品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王泽明告诉记者,今年六一儿童节前,该局将公布最近一次对60批次“五毛食品”开展的专项抽检结果,依法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核查处置,发现涉嫌犯罪的,将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下一步,张家口市将继续加大对学校周边各种隐患苗头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消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有效净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
“管不住、不好管,学校和老师也一度为这些问题食品犯难。”张家口市桥东区铁路斜街小学五年级班主任陈老师说,监管部门重点查处是个好信号,学校和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些貌似“颜值高口感好”的小食品其实不是好东西。
张家口市桥西区政协委员张春明曾多次提案严管校园周边“五毛食品”。他说:“‘大黄鱼’没有鱼肉、‘蘑菇丝’没有蘑菇,长期以来,这些五毛钱左右的小零食充斥在中小学校园周边,吸引食品安全意识较弱的中小学生,‘馋’住了学生、‘愁’坏了家长、‘难’倒了老师,长期食用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此次‘五毛食品’专项整治,净化了校园周边的经营环境,提高了青少年的食品安全意识,为这次专项行动点赞。”
便宜没好货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北新街附近聚集了后宰门小学、新知小学和育英小学3所知名小学。5月10日下午4点30分,后宰门小学放学了,学校大门对面一家叫永茂商店的小食品商店瞬间挤满了孩子。记者发现,这家商店的大多数小食品都只卖1元钱,3位店员忙碌地接过一只只小手递过来的被揉皱的面值5元或1元的纸币,孩子们则高兴地捡拾着各种膨化食品、调味面食品等小食品。热闹的购买场面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55分左右。
“老师上课的时候说不要买学校门口的食品,说这些都是不健康的东西,但是今天兜里有5毛钱,‘爆炸果汽’挺好吃的,所以忍不住就买了。”一个二年级的小女生一边撕开“爆炸果汽”的包装袋吃东西,一边告诉记者。
5月9日下午4点10分左右,记者来到西安市碑林区五味十字小学门口。五味十字小学门口西边紧挨着一家文具商店,小店四周墙面上挂满了各种学习文具,中间货柜上摆放的则是各种小食品。店员告诉记者,这些小食品基本都是1元钱,进货渠道没有问题,质量可靠,比大商店里的同类型商品便宜多了。
一个小男孩买了一袋1元钱的牛肉棒,他告诉记者,他们班同学一周花在买小食品上的零花钱,多的30多元,少的3元、5元不等。学校和老师们经常开会讲学校附近的小食品不卫生不健康,但是同学们都爱吃,他也经常买。
西安市后宰门小学学校办公室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小学生很容易跟风消费,根治校园周边的问题“五毛食品”需要综合治理,铲除问题“五毛食品”生产经营的土壤,强化市场环境的治理。
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工作人员赵磊告诉记者,该局近日下发了《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发陕西省食品药监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做好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一方面开展校园周边儿童食品经营主体的资格大检查,和食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等法定责任和义务情况的大抽查,另一方面开展劣质食品大清查,对食品经营者的食品销售、加工区域以及食品和原料库房进行全面检查,通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重点加大对儿童消费量较大的膨化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饮料、雪糕、糕点等食品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力度。
赵磊表示,这已经是食药监部门连续第4年对校园周边食品进行安全整治了。截至目前,西安学校周边食品经营者的状况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治理。
严查见成效
5月10日至11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别走访了吉林省通榆县、大安市等地的一些中小学周边的超市和小卖部,令人欣慰的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很多商家明确表示拒售有问题的“五毛食品”。
5月10日中午,记者来到通榆县向海镇的向海学校时,正赶上中午放学,孩子们有的被等候在门口的家长接回家,有的走进校门口对面的超市或食杂店。记者走进一家名为“喜洋洋”的食品店。该店的规模不大,不足100平方米的营业厅摆放了货架,虽然显得有些拥挤,但窗明几净,卫生条件不错。在儿童食品区,记者没有发现存在问题的“五毛食品”,一些儿童饮料、饼干、小零食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标识齐全。交谈中,女店主表示,目前在当地的中小学校园周边,坑害儿童的问题“五毛食品”基本上没有了,原因有两个:一是市场监管部门经常进行巡查,管理十分严格;二是商家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加强。“现在没有人卖问题食品了,都担心把孩子吃坏了。另外,开店的房子都是自己家的,真要是出了问题,推卸不了责任。”女店主说。
在大安市安北街的大安市第二实验小学附近,有一些食品店或超市。5月11日,记者走访发现,在这些店中没有问题“五毛食品”。在校门口,正在等孙子放学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问题食品查得严,学校也经常请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给孩子们上食品安全课,讲解问题食品的危害,还组织家长们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辖区内中小学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集中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力量对辖区校园周边的各类店面、摊点进行全面清理,严格审查校园周边地区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对于无照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认真检查校园周边各类食品零售店、小摊点出售的饮料、奶制品、油炸小食品及方便食品,严防“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假冒食品上市销售;对食品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制度不健全的食品经营户下发“行政指导告诫书”,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自觉履行索证索票备案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创建示范店
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5月7日下发通知,要求全省食药监系统即日起至6月20日开展“五毛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以中小学校园(含托幼机构)及周边为重点区域,以面向学生制作、销售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为重点对象,以“五毛食品”为重点品种,集中力量开展整治。
生产环节,重点检查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和原辅料进货查验、索票索证制度,以及出厂检验制度落实情况;经营环节,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执行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购进、贮存、销售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三无”、标签标识不合格“五毛食品”等违法行为。
近年来,湖北省食药监局围绕校园及其周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整治,主要清查“三无”、过期、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抽检,并对不合格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法进行处置;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在食品安全上的自我保护意识。
湖北省食药监局通过持续对校园周边“五毛食品”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5年湖北省食药监局“五毛食品”抽检合格率76%,2017年抽检合格率上升到90%以上;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包括开店前申请许可、进货时索证索票、销售中定期不定期清查、发现问题后自觉下架停售,9064家农村食品销售店创建为示范店;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提升。
此组稿件由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李建 徐文智 李洪涛 吴采平采写
版权所有: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Copyright © 2018-2028 品牌广元.com;品牌广元.cn;pinpaig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9027777号 川公网安备:51080202000333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奔月路266号 电话:0839-3370118 邮箱:309587947@qq.com QQ:309587947 微信:135080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