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把打造生态渔业品牌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最大淡水生态有机鱼产业基地。6月12—13日,市农业局和市质量品牌协会共同组织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广元市渔业品牌建设现场会。期间,与会人员先后赴苍溪县、昭化区、青川县、剑阁县和利州区参观,“苍溪鳖”、高山稻渔、“影子鱼”,以及鲟鱼和大鲵等养殖,都令与会者赞叹不已。
邓文生展示他养了30多年的“苍溪鳖王”
“苍溪鳖”是苍溪多年来的独有特色水产品,在该县有着数十年的仿野生养殖历史,因品相好、口感佳、营养丰富而深受市场欢迎。
今年52岁的邓文生是苍溪县石门乡中梁村村民,从19岁开始与鳖结缘,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这是苍溪鳖王,是我养的第一只鳖。”他举起自己的种鳖自豪地说,他是全乡首家采用堰塘仿生态养鳖的业主。去年,他带着6只鳖参加第五届四川省农博会,被客商以每斤350元的价格抢购一空。
目前,中梁村的“美丽渔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堰塘一座连着一座。据介绍,按照规划将建成占地120亩的集资源保护、生态养殖、苗种繁育、品牌建设、文化推广为一体的苍溪鳖原种场1个,总面积150多亩的水产精养池塘12个,占地80多亩的白龙湖、亭子湖水产苗种供应基地1个,占地350多亩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水域面积共850多亩的水产生态养殖基地,以及4个国际标准竞技休闲垂钓基地等。建成后,全村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550亩,可实现年产值1705万元,全村人均水产产值达到1.1万元。
据了解,苍溪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把“苍溪鳖”作为优势特色水产重点发展,全县共有50多家苍溪鳖仿生态规模养殖场,储存苍溪鳖种质资源5万余只,年产稚鳖15万余只,年销售幼鳖3万只、商品鳖10万只,产值达到9000多万元。目前,该县正在对苍溪鳖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打响“苍溪鳖”品牌。
昭化万亩稻渔产业带实现稻渔双丰收
“山中有良田,田中养鱼虾。”当与会人员来到昭化区磨滩镇参观时,被眼前生机盎然的万亩稻渔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深深打动了。
据悉,磨滩镇境内有6座中小型水库,258口池塘、山坪塘,以及5000余亩下湿田。周边乡镇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宽沟式稻渔产业1万亩,建成了万亩稻渔特色产业示范带,亩均稻渔收入达到3000-4000元,带动该区6乡镇10个贫困村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生态渔业。如今,该镇已成功创建为省市两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实现了水产养殖与生态有机稻谷种植的共生发展。
“去年,我们生产优质稻谷277吨,产值99.72万元;稻鱼63.7吨,产值102万元,稻渔增效38.93万元,亩均收益450余元。”磨滩镇党委书记张枝彦告诉记者,该镇今后将继续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商旅协调发展,签订生态稻种植订单合同,建立万亩“磨滩鱼香米”种植基地,依托稻渔综合种养核心区,大力发展乡村游,打造有机稻渔认证,把磨滩稻渔推向高端市场。
人工繁殖取得成功首批孵化4万尾青川“影子鱼”
多鳞白甲鱼,一种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稀有鱼种,也是我市青川县青竹江流域特有鱼种。由于难得一见,被当地人称为“影子鱼”。今年,位于青川县桥楼乡青石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取得了该鱼种的人工繁殖技术,并成功孵化出鱼苗4万余尾。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月初才刚刚孵化的鱼苗长势良好,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体长已达7-8厘米。据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宏介绍,在该站及市科技局、市农科院等单位与企业的合作下,今年启动了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繁殖首批鱼苗4万余尾。该品种人工繁殖的成功,除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外,也将给企业及周边养殖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据悉,该基地于去年建成,是农业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占地面积40余亩,年上市成鱼60余吨,年总产值400余万元。除“影子鱼”之外,该基地还生产杂交鲟、虹鳟、鲈鲤、雅鱼等冷水鱼,是青川县集苗种繁育、成鱼养殖销售、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渔业基地。
此外,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苍溪县亭子口增殖放流站、昭化区卡尔温泉热带观赏鱼基地、剑阁县剑门关大鲵文化产业园及利州区顺发农业公司大鲵文化科普基地。参观结束后,省水产局质监处处长张发扬对我市渔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广元的大水面养殖、特色水产养殖、稻渔综合种养,以及新品种科研成果等令人耳目一新,生态渔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他认为,广元根据本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做地标性生态鱼,从而提高品牌的文化,实现品牌价值,这一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